重要与包装尺寸
国内货物
1、承运人可依据该航线使用的机型以及始发站、中转站、目的站机场的装卸设备、装卸能力确定可以收运的货物的大重量和包装尺寸。
2、每件货物的外包装长、宽、高尺寸之和不得小于40厘米。
3、货物毛重的计量单位为千克,毛重不足1千克的尾数四舍五入。
4、每份航空货运单的货物毛重不足1千克时,按1千克计算。贵重物品毛重的计量单位为0.1千克,计费重量以0.5千克为单位。
5、轻泡货物按每6000立方厘米折合1千克计算。
货运物流是指打破传统的经营思路,将过去分散的海运、陆运、空运、仓储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向货主提供比货运或货代企业更全面、更系统加工、包装、装卸、仓储、运输、分拨、报关、报验等一体化服务,其信息跟踪的全过程渗透到生产、加工和分消诸环节,囊括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个部分。
货运物流服务在时间上的刚性。货运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分检、包装等是以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为前提的,生产的精益化组织要求物流在时间上的化,货运物流管理与传统运输的大区别在于全过程是否用的时间进行控制和组织,准时(Just-in-time)是物流服务的要求。
货运物流服务在计划安排上的灵活性。货运物流服务应有高度的计划性,但这种计划充分考虑各种或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其本质要求是服从生产和销售的节奏,一旦节奏发生变化,再合理的计划也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调整和补救。物流计划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物流服务方案。
货运物流服务在伙伴关系上的长期性。货运物流审慎选择那些能长期合作的用户伙伴,这体现了一个物流企业的实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这种实力还体现在与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伙伴关系是否巩固、网络化技术支撑是否强大,因此,具备多式联运功能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
简单的说,货运物流是在货物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货运物流物流除了把货物运到位置外,还包含运输成本和时间、运向的市场情况等,是全面一体的物流运输模式。
大件运输项目
1,大件运输:提供海关监管大件、大件电力设备、大件化工设备、大型钢结构、大型工程机械、大型容器锅炉、大件变压器、大件核电设备、大件风电设备等大件物流运输服务。
2,大件设备运输:提供高压电气设备、火力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大件医疗设备、大型游乐设备、水利风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太阳能设备、光伏电设备等大件设备物流运输服务。
3,大件机械运输:提供煤矿机械、精密机械设备、大件印刷设备、大件机床类设备、大件工程机械设备、大件石油化工机械、大型机械、数控车床、冲床托运、加工中心、注塑机、挖掘机、旋旋挖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打桩机、矿山设备等大型机械物流运输服务。
4,大件货物运输:提供重大件货物、展品货物、特种大件货物、建筑工程物资、钢铁物资、大型设备箱等大件货物物流运输服务
5,特种大件运输:提供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电力风电设备、大型水电发电设备、核电机械设备、定子、转子、盾构、蒸压釜、变压器、大型游艇等特种大件物流运输服务。
6,工程大件运输:提供工程设备、大型工程机械、核电工程设备运、大型钢罐、重型钢管、PCCP管、钢结构、机械、地铁机械、铝塑机械等工程机械物流运输服务。
7,其他大件运输:提供铁路设备、飞机部件、航天航空设备、石油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等大件备物流运输服务。
1公路大件物流运输的市场需求
前几年国家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发展,许多基础设施项目上马,大件物流运输需求量较大。现在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开始,在石油、化工、机械、钢铁、水泥、能源、交通建设等领域的大件物流运输需求减少,但能源领域的大件物流运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电网改造升级及项目势头趋缓,新能源风电项目增长趋势明显,总的情况看较之大件物流运输的市场需求总量呈下降趋势。
2公路大件物流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
以往大件物流运输市场匮乏的年代,许多企业为了增加业务量及市场占有率,不断购置各类型的大件物流运输设备。随着今年来个体司机(及联盟)的崛起,除部分“高、精、尖”设备外,个体司机已能承揽大部分大件物流运输业务,并且具备价格优势,在现有竞争环境下冲击各运输企业的自有设备,造成自有设备、人员闲置严重。同时,现有大件物流运输企业自有设备如无业务支撑,设备自身的成本(折旧、管理费、修理及人员工资等)给企业带来相当沉重的负担。已有相当多的运输企业除保留必要的装备及人员外,已将多余装备转让及租赁,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生产性费用。
公路大件物流运输市场存在问题:对于大件物流运输,目前的管理依据主要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在实际执行中,执法人员往往把不可解体的大件物流运输等同于人为的超载运输,造成大件物流运输“管理乱”、“收费高”、“通行难”。
交通部2016年第62号令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超限运输的,由途径公路沿线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审批,由于各地审批要求不一、考察标准各异、时间不同,起运地统一协调难度较大。虽然2011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公路超限运输许可作了有关规定,起运地公路管理机构统一受理跨省区市超限运输许可申请,但沿途协调仍然存在很大难度.